欢迎您来到-北京京牌号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百余条线路展北京国企风采 万名市民来“串门儿”

昨天,第二届首都国企开放日活动举行,市民走进北京市工艺美术高级技工学校,探访玉雕、雕漆、景泰蓝、花丝镶嵌等“燕京八绝”的制作过程。本报记者 吴镝摄   6月9日上午,京能涿州热电厂职工在厂区向前来参观的涿州东仙坡中学学生演示灭火毯的使用。本报记者 邓伟摄   昨日,以“喜迎十九大·走进新国企”为主题的第二届首都国企开放日启动,万余名市民沿132条线路到国企“串门儿”。今年国企开放线路总数达132条,比去年多了32条,有将近五成的线路是去年未和大家见面的。   在槐房再生水厂,百余名市民参观了如地下宫殿般的生产车间;在城北的牡丹园,牡丹集团迎来了300多位参观者,其中包括近一百名特殊的客人——各国使节及其夫人参观团以及在京留学生;在河北曹妃甸,几十名市民走进了北控水务集团所属的海水淡化厂,聆听了海水淡化的奥秘……   市国资委党委副书记、巡视员赵林华介绍,相比去年,此次国企开放日增加了京津冀线路,开辟了天津、河北地区企业线路8条,北京国企在外地的特色项目也都向当地市民敞开了大门,同仁堂集团还在香港举办了开放活动,邀请香港市民走进当地同仁堂企业。   热电厂也是“绿色名片”   在河北涿州,今冬取暖季即将投用的涿州热电厂成了国企开放日的“明星”。6月8日至10日,涿州热电厂展开了连续三天的国企开放日活动。9日一天,热电厂就迎来了一千名学生,这是建厂以来人数最多的“观光团”。   大巴车缓缓驶入厂区,车上来自涿州市东仙坡中学的孩子们伸着脖子张望。参观的第一站,是热电厂在此次国企开放日特设的一个展板区。“涿州热电厂项目发电能力是70万千瓦,为涿州和北京房山区供热面积达1700万平方米。”讲解员耐心讲解,“咱们家用电冰箱每小时用电大约0.15度,同学们可以算一下,我们的机组可以同时供460万台冰箱用电,供热面积可以满足20万户85平方米两居室的供热需求。”   在水处理化学车间,蓝色和绿色的巨大瓶罐和管道密布,这里仿佛一个巨大的神秘宫殿,再次点燃了孩子们的好奇心。 “这儿是国内首个采用分盐技术的脱硫废水零排放示范工程,水在这些装置里去掉了阴阳离子,最后出来的水能达到矿泉水的标准。”工作人员讲解说。   “那处理后的水还能再应用吗?”人群中突然传来一句提问。讲解员说道:“我们实现了全厂废水零排放,同时采用分盐技术回收,获得了高品质工业盐。废水处理是一项保护环境、为子孙后代造福的绿色工程!”   沿着指定线路在厂区内参观,孩子们仿佛在上一堂最生动的环保课:在锅炉房,专业的电袋组合除尘器、湿式静电除尘器词汇,在讲解员的口中成了通俗易懂的“吸尘器”,烟气经过先进工艺的处理后,排放浓度低于5毫克/立方米;在一处拱形建筑的全封闭储煤场,学生们了解到了新型火电厂的新规矩——全封闭防止粉尘外溢,达到了治理扬尘污染的目的,还实现了储煤场扬尘污染零排放;在粉煤灰处理车间,灰渣变废为宝成了制砖、制水泥等的建筑材料,这让不少学生听得入了迷。   涿州热电厂总经理杨松说,热电厂将替代京冀两地高耗能、高污染的燃煤小锅炉488台,正因此,今冬供暖季时涿州的空气质量有望得到改善。电厂发电能力达到70万千瓦,将接入北京电网,为京津冀地区供电。“喝”的是城市再生水,“吐”出的废渣全部变废为宝,涿州热电厂将成为我国北方地区第一个实现废渣和废水全部零排放的燃煤热电联产项目。   到工美技校看“宫廷艺术”   “以前只知道景泰蓝,没想到咱北京的传统工艺技法还有这么多种,太精美了!看这花丝镶嵌,孩子们用镊子一点儿一点儿地掐花,我在旁边连大气都不敢出,生怕给吹跑喽。”在昨天的首都国企开放日里,作为普通市民,家住昌平的张阿姨与其他社区居民们第一次走进北京市工艺美术高级技工学校的实训车间。“在昌平住了五六年,不知道还有这么个好地方,更没想到在家门口就能欣赏千百年流传下来的传统手工艺制作。”   早上九点二十分,距离约定的活动时间还有十分钟,第一批市民就热热闹闹、成群结队地走进花丝镶嵌工艺车间参观。“什么是花丝镶嵌?”看着大师袁长君手中的金孔雀,张阿姨止不住赞叹,又满是疑问。“您看,这孔雀的金色羽毛就是花丝工艺,把铜抽成细丝,再以掐、填、攒、焊、堆垒、织编等技法做成。羽毛上蓝绿色的宝石就用的镶嵌工艺。”讲解员回答。   景泰蓝、玉雕、雕漆、金漆镶嵌、花丝镶嵌、宫毯……目前,工美技校已经恢复了“燕京八绝”中的六绝,每年一共招收100多个学生,基本上每个工种都招30个人左右。越来越多的“95后”愿意学习传统工艺美术,这让玉雕大师王希伟感到很欣慰。现在王希伟、袁长君、李志刚、万紫、曹艳红大师工作室已经在学校设立,从班级中选拔出来的优秀苗子可以在工作室里得到手把手的辅导,毕业后还可以直接留在工作室工作。“低年级的学生我们用小班教学的方式,到了高年级就开始划分专业细方向,一对一教学。”相关负责人说。   不只是参观欣赏,在国企开放日里,市民们还能亲手参与制作。黄俊阳小朋友今年才5岁,可坐在工作台前掐丝时显得有模有样。“他昨天在家里还说不太想来,结果今天来了又不想走。”黄俊阳妈妈在一旁频频按快门,记录下孩子专注的神态。软陶、编织、剪纸、彩绘……学校为幼儿教育专业学生开设的民间工艺课也成了孩子们动手动脑的宝地。   “原来我们只知道产品,不知道工序,不知道这些传统工艺的背后原来有这么多的心血。”市民冯先生说,这次参观体验很“接地气儿”,让普通百姓也能近距离地感受宫廷技艺。   市民点赞三元牛奶“定制化”参观   昨天上午九点,大兴区瀛海镇,一辆辆大巴车驶入三元食品工业园,300余名市民如约而至。通过三元“定制化”的参观体验,大伙儿不光看清了一杯好牛奶“诞生”的全过程,还增长了喝牛奶的科普知识。   在三元牛奶生产线的起点收奶罐车停车场,工厂解说员程烨绘声绘色地为大家讲解,“原料奶从牧场拉到工厂后,第一道手续就是,要取出一烧杯的样本,用微波炉加热后,一半通过气泵物流送到检验室,进行各项指标检验,另一半要让这辆车的司机师傅试喝。如果奶酸了或者臭了,他还会不会喝呀?”现场来了很多小朋友,为让他们也能听明白,程烨解说的口吻,颇有些像幼儿园老师。   不光原料奶要品尝,生产过程中,也要对半成品奶进行品尝试喝,确保合格产品进入下一道工序。最终变成成品奶后,专业人员也要进行试饮试喝。经过数道“人体实验”后,牛奶才能算是合格产品。   “只有自己先喝,才能放心给消费者喝,这些人员每天光试喝,就得喝下两三斤。”听着程烨的介绍,观众们对三元牛奶生产的过程,有了更为形象的认识。   “牛奶煮完后,为啥没奶皮了?”一位参观者对此有些不解。程烨手指着车间里的一台机器解释说,以前牛奶蒸煮后出现奶皮,是牛奶中的营养物质凝结到一起形成的,现在有了这台机器,通过200帕左右的压强和机器自身的剪切力,把牛奶中的大脂肪颗粒均质粉碎,颗粒由大变小,也就煮不出奶皮了。   参观过程中,除了听讲解员介绍自动化的生产线,观众还能在三元科普体验馆,近距离感受牛奶生产。栩栩如生的奶牛模型,引得小朋友们争先恐后俯下身去,当一回小小挤奶工。   “空腹喝牛奶好不好?”“正确喝牛奶的方法是什么?”“酸奶应该白天喝还是晚上喝?”程烨说,为了让参观市民得到更好的体验,针对不同人群的参观需求,他们创新了接待方案、加大了科普力度。   三元牛奶完成包装后,最终来到全自动立体库房。这个面积达2400平方米、24米高的“大家伙”,参观者必须仰起脖子才能看到顶,着实让人感到震撼。更令人称奇的是,这10000多个货位,都是通过条形码识别跟踪,机器人上下左右堆垛搬运,精准高效,让人叹为观止。   家住前门的丁世和老先生,今年已经71岁了,他也是昨天参观队伍中的一员。前段时间听说首都国企开放日的活动后,丁先生的女儿就给他和老伴儿报了名。自动化的生产线,车间里几乎见不着人,全是电脑操作,牛奶就能源源不断变成成品,走向老百姓的餐桌。见此情景,老人不禁连连赞叹。本报记者 潘福达 陈雪柠 孙杰
昨天,第二届首都国企开放日活动举行,市民走进北京市工艺美术高级技工学校,探访玉雕、雕漆、景泰蓝、花丝镶嵌等“燕京八绝”的制作过程。本报记者 吴镝摄   6月9日上午,京能涿州热电厂职工在厂区向前来参观的涿州东仙坡中学学生演示灭火毯的使用。本报记者 邓伟摄   昨日,以“喜迎十九大·走进新国企”为主题的第二届首都国企开放日启动,万余名市民沿132条线路到国企“串门儿”。今年国企开放线路总数达132条,比去年多了32条,有将近五成的线路是去年未和大家见面的。   在槐房再生水厂,百余名市民参观了如地下宫殿般的生产车间;在城北的牡丹园,牡丹集团迎来了300多位参观者,其中包括近一百名特殊的客人——各国使节及其夫人参观团以及在京留学生;在河北曹妃甸,几十名市民走进了北控水务集团所属的海水淡化厂,聆听了海水淡化的奥秘……   市国资委党委副书记、巡视员赵林华介绍,相比去年,此次国企开放日增加了京津冀线路,开辟了天津、河北地区企业线路8条,北京国企在外地的特色项目也都向当地市民敞开了大门,同仁堂集团还在香港举办了开放活动,邀请香港市民走进当地同仁堂企业。   热电厂也是“绿色名片”   在河北涿州,今冬取暖季即将投用的涿州热电厂成了国企开放日的“明星”。6月8日至10日,涿州热电厂展开了连续三天的国企开放日活动。9日一天,热电厂就迎来了一千名学生,这是建厂以来人数最多的“观光团”。   大巴车缓缓驶入厂区,车上来自涿州市东仙坡中学的孩子们伸着脖子张望。参观的第一站,是热电厂在此次国企开放日特设的一个展板区。“涿州热电厂项目发电能力是70万千瓦,为涿州和北京房山区供热面积达1700万平方米。”讲解员耐心讲解,“咱们家用电冰箱每小时用电大约0.15度,同学们可以算一下,我们的机组可以同时供460万台冰箱用电,供热面积可以满足20万户85平方米两居室的供热需求。”   在水处理化学车间,蓝色和绿色的巨大瓶罐和管道密布,这里仿佛一个巨大的神秘宫殿,再次点燃了孩子们的好奇心。 “这儿是国内首个采用分盐技术的脱硫废水零排放示范工程,水在这些装置里去掉了阴阳离子,最后出来的水能达到矿泉水的标准。”工作人员讲解说。   “那处理后的水还能再应用吗?”人群中突然传来一句提问。讲解员说道:“我们实现了全厂废水零排放,同时采用分盐技术回收,获得了高品质工业盐。废水处理是一项保护环境、为子孙后代造福的绿色工程!”   沿着指定线路在厂区内参观,孩子们仿佛在上一堂最生动的环保课:在锅炉房,专业的电袋组合除尘器、湿式静电除尘器词汇,在讲解员的口中成了通俗易懂的“吸尘器”,烟气经过先进工艺的处理后,排放浓度低于5毫克/立方米;在一处拱形建筑的全封闭储煤场,学生们了解到了新型火电厂的新规矩——全封闭防止粉尘外溢,达到了治理扬尘污染的目的,还实现了储煤场扬尘污染零排放;在粉煤灰处理车间,灰渣变废为宝成了制砖、制水泥等的建筑材料,这让不少学生听得入了迷。   涿州热电厂总经理杨松说,热电厂将替代京冀两地高耗能、高污染的燃煤小锅炉488台,正因此,今冬供暖季时涿州的空气质量有望得到改善。电厂发电能力达到70万千瓦,将接入北京电网,为京津冀地区供电。“喝”的是城市再生水,“吐”出的废渣全部变废为宝,涿州热电厂将成为我国北方地区第一个实现废渣和废水全部零排放的燃煤热电联产项目。   到工美技校看“宫廷艺术”   “以前只知道景泰蓝,没想到咱北京的传统工艺技法还有这么多种,太精美了!看这花丝镶嵌,孩子们用镊子一点儿一点儿地掐花,我在旁边连大气都不敢出,生怕给吹跑喽。”在昨天的首都国企开放日里,作为普通市民,家住昌平的张阿姨与其他社区居民们第一次走进北京市工艺美术高级技工学校的实训车间。“在昌平住了五六年,不知道还有这么个好地方,更没想到在家门口就能欣赏千百年流传下来的传统手工艺制作。”   早上九点二十分,距离约定的活动时间还有十分钟,第一批市民就热热闹闹、成群结队地走进花丝镶嵌工艺车间参观。“什么是花丝镶嵌?”看着大师袁长君手中的金孔雀,张阿姨止不住赞叹,又满是疑问。“您看,这孔雀的金色羽毛就是花丝工艺,把铜抽成细丝,再以掐、填、攒、焊、堆垒、织编等技法做成。羽毛上蓝绿色的宝石就用的镶嵌工艺。”讲解员回答。   景泰蓝、玉雕、雕漆、金漆镶嵌、花丝镶嵌、宫毯……目前,工美技校已经恢复了“燕京八绝”中的六绝,每年一共招收100多个学生,基本上每个工种都招30个人左右。越来越多的“95后”愿意学习传统工艺美术,这让玉雕大师王希伟感到很欣慰。现在王希伟、袁长君、李志刚、万紫、曹艳红大师工作室已经在学校设立,从班级中选拔出来的优秀苗子可以在工作室里得到手把手的辅导,毕业后还可以直接留在工作室工作。“低年级的学生我们用小班教学的方式,到了高年级就开始划分专业细方向,一对一教学。”相关负责人说。   不只是参观欣赏,在国企开放日里,市民们还能亲手参与制作。黄俊阳小朋友今年才5岁,可坐在工作台前掐丝时显得有模有样。“他昨天在家里还说不太想来,结果今天来了又不想走。”黄俊阳妈妈在一旁频频按快门,记录下孩子专注的神态。软陶、编织、剪纸、彩绘……学校为幼儿教育专业学生开设的民间工艺课也成了孩子们动手动脑的宝地。   “原来我们只知道产品,不知道工序,不知道这些传统工艺的背后原来有这么多的心血。”市民冯先生说,这次参观体验很“接地气儿”,让普通百姓也能近距离地感受宫廷技艺。   市民点赞三元牛奶“定制化”参观   昨天上午九点,大兴区瀛海镇,一辆辆大巴车驶入三元食品工业园,300余名市民如约而至。通过三元“定制化”的参观体验,大伙儿不光看清了一杯好牛奶“诞生”的全过程,还增长了喝牛奶的科普知识。   在三元牛奶生产线的起点收奶罐车停车场,工厂解说员程烨绘声绘色地为大家讲解,“原料奶从牧场拉到工厂后,第一道手续就是,要取出一烧杯的样本,用微波炉加热后,一半通过气泵物流送到检验室,进行各项指标检验,另一半要让这辆车的司机师傅试喝。如果奶酸了或者臭了,他还会不会喝呀?”现场来了很多小朋友,为让他们也能听明白,程烨解说的口吻,颇有些像幼儿园老师。   不光原料奶要品尝,生产过程中,也要对半成品奶进行品尝试喝,确保合格产品进入下一道工序。最终变成成品奶后,专业人员也要进行试饮试喝。经过数道“人体实验”后,牛奶才能算是合格产品。   “只有自己先喝,才能放心给消费者喝,这些人员每天光试喝,就得喝下两三斤。”听着程烨的介绍,观众们对三元牛奶生产的过程,有了更为形象的认识。   “牛奶煮完后,为啥没奶皮了?”一位参观者对此有些不解。程烨手指着车间里的一台机器解释说,以前牛奶蒸煮后出现奶皮,是牛奶中的营养物质凝结到一起形成的,现在有了这台机器,通过200帕左右的压强和机器自身的剪切力,把牛奶中的大脂肪颗粒均质粉碎,颗粒由大变小,也就煮不出奶皮了。   参观过程中,除了听讲解员介绍自动化的生产线,观众还能在三元科普体验馆,近距离感受牛奶生产。栩栩如生的奶牛模型,引得小朋友们争先恐后俯下身去,当一回小小挤奶工。   “空腹喝牛奶好不好?”“正确喝牛奶的方法是什么?”“酸奶应该白天喝还是晚上喝?”程烨说,为了让参观市民得到更好的体验,针对不同人群的参观需求,他们创新了接待方案、加大了科普力度。   三元牛奶完成包装后,最终来到全自动立体库房。这个面积达2400平方米、24米高的“大家伙”,参观者必须仰起脖子才能看到顶,着实让人感到震撼。更令人称奇的是,这10000多个货位,都是通过条形码识别跟踪,机器人上下左右堆垛搬运,精准高效,让人叹为观止。   家住前门的丁世和老先生,今年已经71岁了,他也是昨天参观队伍中的一员。前段时间听说首都国企开放日的活动后,丁先生的女儿就给他和老伴儿报了名。自动化的生产线,车间里几乎见不着人,全是电脑操作,牛奶就能源源不断变成成品,走向老百姓的餐桌。见此情景,老人不禁连连赞叹。本报记者 潘福达 陈雪柠 孙杰
顶一下
()
%
踩一下
()
%

相关推荐

北京唯有专业才能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关闭
ip8899tv
ip8899tv
已为您复制好微信号,点击进入微信